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的工艺选择

萧兴旺
2019-08-05

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的工艺选择


1. 以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为工艺选择的根据

一般而言,常规处理主要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有机物,对于相对分子质量1万以下的有机物只能部分去除,对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基本无去除作用甚至有所增加:活性炭吸附主要去除相对分子质量500~300的有机物。生物处理主要去除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亲水性有机物。对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00的有机物,亲水性的可生化部分可用生物处理加以去除,憎水及难降解部分用活性炭去除。

2. 水源水中UV2s4与工艺选择的关系

在自来水中UV254附近发现的有机物,如腐殖质类物质受到氯的作用后生成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,水中Ames试验的致突变活性物质在紫外区有明显的吸收,因此在水质控制中要对UV245附近发现的有机组分进行处理。在UV245处吸收最弱或不吸收的组分用生物处理,在UV245处发现的高分子组分用混凝处理,在UV254处发现的低分子量组分用活性炭吸附去除。

3.以生物稳定性和“三致”物质的去除进行工艺选择

良好的水源水质采用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即可获得合格的饮用水,常规处理结合活性炭处理工艺则可获得更高质量的水质,在可能的情况下,最好避免使用预氯化工艺,而用二氧化氯和过氧化氢。微污染水源处理工艺的选择更具复杂性,可按水质的不同选择如下工艺。

工艺1:原水→生物预处理→混凝沉淀→过滤→消毒

工艺2:原水→亠生物预处理→混凝沉淀→过滤→活性炭吸附→消毒

工艺3:原水→混凝沉淀→生物预处理→过滤→消毒

4;原水→混凝沉淀→生物预处理→过滤→活性炭吸附→消毒

高的色度或紫外吸收意味着水中大分子有机物较多,而低的色度或紫外吸收则说明大分子有机物较少。因此当水源水的浊度和色度比较低的情况下,可选择工艺1;如需要更好的水质,可选择工艺2;当水的浊度和色度较高时,可选择工艺3或工艺4

以上水处理工艺,通常也作为去离子水设备前处理工艺,常用于去离子水系统当中。

EA工艺流程图 网站.jpgEA系列去离子水设备产品特点展示图片之内部图片.jpg




分享